「逃稅是非法,但避稅是合法」,每年收到稅單時,大家都會感到頭疼,總覺得自己的努力被人分去一大部分一樣,其實有很多合法方法可以善用不同的免稅額,或者採用配偶或兄弟姐妹間不同組合的報稅方法,可以減低稅項,比起錯誤地報稅,算是得到一筆額外收入。
8大避稅方法
- 買年金可以每年交少$10,200稅?
- 租樓住可以交少一半稅?
- 使用配偶的供養父母免稅額更著數?
- 按揭利息扣稅最多省到34萬?
- 如何申請扣減、暫緩、分期繳交薪俸稅
- 租樓人士都可以交扣稅? 租金開支扣稅 vs 租金津貼扣稅邊個方法抵D
- 「雙租族」應該如何報稅?
- 供養父母免稅額 | 祖父母計唔計、養父母都計?
25/26報稅繳稅時間表
以下是2025/26課稅年度的主要稅務流程時間表:
項目 | 日期 |
---|---|
收到報稅表 | 通常在2025年5月 |
提交個人報稅表 | 收到後1個月內(約2025年6月,電子報稅(eTAX)可延遲一個月至7月) |
收到《評稅通知書》 | 通常在2025年10月至12月,可在1個月內向稅務局提交異議或覆核申請 |
第一期繳稅 | 約2026年1月至3月(繳交大部分稅款,約75%) |
第二期繳稅 | 約2026年4月至6月(繳交餘下稅款,約25%) |
這個時間表提供了整體的稅務流程和關鍵日期,方便記錄和計劃稅務事宜。
薪俸税是如何計算?
暫繳稅 (Provisional Tax) 是香港稅務局根據《稅務條例》要求納稅人根據上一課稅年度的入息,推算下一年應預先繳納的稅款。以今年為例,你在2025年6月報稅時,是填寫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的收入,然後假設你在2025年4月1日至2026年3月31日都是賺取這個金額 (有其他理由可以更改推算)去計算需要繳交的暫繳稅。
實際要繳交的稅項除了暫繳稅,還有另一部分,就是你今個課稅年度的薪俸稅和上個財年你繳交的暫繳稅部分差額。例如你2024/25課稅年度繳交了$10,000暫繳稅,今年入息增加,實際應該繳交的24/25薪俸稅是$12,000,你就要補交$2,000;然後加上今年需要繳交的預繳稅$12,000,總共需要繳交的稅項就是 $14,000。
如果你今年實際需要繳交的薪俸稅少於去年已經繳交的暫繳稅,是可以在今年繳稅時扣減差額。另外,由於畢業生第一年報稅時沒有暫繳稅可以扣減,變相好像一次或要比兩年稅項一樣。
應繳稅 = (今個年度的薪俸稅 - 上個年度已經暫繳稅) + 下年度暫繳稅
香港薪俸税稅率
扣除免稅額後的入息首20萬分4個稅階收稅,由2%遞進至14%,20萬以上部分收取17%。
應課税入息實額 = 入息總額 - 扣除總額 - 免税額總額
入息淨額 = 入息總額 - 扣除總額
年度港幣 | 應課税入息* | 税率 | 税款 |
---|---|---|---|
首 | 50,000 | 2% | 1,000 |
其後 | 50,000 | 6% | 3,000 |
累計 | 100,000 | 4,000 | |
其後 | 50,000 | 10% | 5,000 |
累計 | 150,000 | 9,000 | |
其後 | 50,000 | 14% | 7,000 |
累計 | 200,000 | 16,000 | |
餘額 | 17% |
標準税率
高收入人士,如果用以下標準稅率公式計算出來的金額比上述計算出來的金額少,就會按 標準税率繳税去計算。
首$5,000,000的入息淨額x15% + 餘額 x 16%
以單身人士為例,大約要去到年入息202萬港幣才會使用標準稅率,已婚人士為314萬,已婚/單身和一個子女就去到425萬。等
薪俸稅各項免稅額項目
個人基本免稅額 | 132,000 |
已婚人士免稅額 | 264,000 |
子女免稅額 第一至九名子女(每名計算): | |
出生年度 | 260,000 |
其他年度 | 130,000 |
供養父母 / 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 (60歲或以上) | |
不與納稅人同住 | 50,000 |
全年與納稅人同住 | 100,000 |
供養父母 / 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 (55至59歲) | |
不與納稅人同住 | 25,000 |
全年與納稅人同住 | 50,000 |
供養兄弟/姊妹免稅額 (不包括已被其父母申請子女免稅額的兄弟/姊妹) | 37,500 |
單親家長免稅額 | 132,000 |
傷殘受養人免稅額 (此項免稅額是納稅人就該傷殘人士可享有的其他免稅額外,可另外享有的免稅額) | 75,000 |
納稅傷殘人士免稅額 | 75,000 |
薪俸稅各項扣除額項目
扣除額項目 | 可扣除免稅額上限 (不是稅項金額) |
慈善捐款 | 應稅收入之35% |
個人進修開支 | 100,000 |
居所貸款利息 | 100,000 |
長者住宿照顧開支 | 100,000 |
住宅租金扣除 | 100,000 |
認可的退休計劃供款 | 18,000 |
年金產品及強積金自願性供款 | 60,000 |
合資格自願保險計劃產品 | 每名受保人8,000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